为深入了解青海省黄南州对于天津市连续13年来对口支援的情感认同,充分感知民族地区发生的新变化和民族团结进步呈现的新气象,探寻多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思路。8月7日至11日,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石榴花开心向党,民族团结一家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研实践团赴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市、河南县、泽库县和尖扎县开展社会实践。实践团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问卷调研、政策宣讲、推普支教等方式,发挥专业所长、利用统计调查专业知识,更好的为天津援青工作服务,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
01
智力支援
借助天津之智
埋下孕育黄南新希望的种子
实践团师生前往位于黄南州同仁市的天津援青基地,与援青干部进行深入访谈;利用四天行程,深入到一市三县的县委县政府,与当地的干部群众开展座谈交流和问卷调研,在援青干部和当地干部群众声情并茂的讲述中,全面了解了天津市连续13年来对口支援青海省黄南州取得的累累硕果,深切感受到黄南州人民对于天津援青的情感认同,深深为“先做黄南人,再做黄南事”的援青精神理念所感动。
8月10日下午,天津援青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黄南州委副书记、州政府副州长宋建同志亲切会见了实践团成员,详细介绍了黄南州概况、天津对口支援黄南州13年来的主要举措与成效,在听取了实践团初步情况汇报后,宋建同志给予充分肯定,并就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提出明确指导意见,明晰了发展方向。他充分肯定了实践团发挥高校专家资源优势,带领师生团队深入基层,走访企业,与干部群众开展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希望实践团发挥好高校智库积极作用,总结好天津援青经验,为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天津援青干部、黄南州发改委副主任邵大为陪同调研。
“一次黄南行,一生青海情”,在援青之家的展示墙上,13年来共计5批天津援青干部活跃在黄南州基层一线,且人数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投身西部建设,他们始终以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与群众汗洒在一起、事干在一起、情融在一起,实践团成员前期在天津滨海新区对已经结束援青任务的援青干部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交流时,一位援青干部这么说道,“如果再让我去一次对口支援黄南州,我也还是愿意的,无怨无悔”,这样的动人事迹在天津援青的生动实践中屡见不鲜,实践团成员无不为之敬佩。
02
医教调研
发挥高校优势
为组团帮扶提供智力支持
实践团在黄南州中学举行“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实践基地”挂牌仪式,黄南州教育局、黄南州中学负责同志以及实践团师生出席仪式。建设实践基地旨在以“云共建”“云辅导”“云结对”“云支教”的“云”形式进行教育共建,致力依托高校资源,为今后“教育组团”提供智力资源支持。“很高兴我就读的大学与我的高中母校能架起友谊的桥梁,希望今后我能在两校的交流交往中发挥些许作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一位团队成员说,共建实践基地将提升津黄两地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三全育人目标任务。
中国工农红军青海尖扎县习仲勋民族团结红军小学是全州唯一一所民族团结红军小学,实践团师生跟随学校负责人参观了红色校园及专题展览,详细了解红军小学在校园建设规划、红色文化提升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共同回顾革命先辈历史,追溯初心使命。新中国成立之初,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西北军区政委的习仲勋同志历经十七次谈判劝解,最终促使昂拉归向,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红军小学充分挖掘中国工农红军红色资源,厚植红色底蕴,讲好红色故事,真正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实践团还走访了泽库县人民医院和尖扎县人民医院,实地考察天津市“组团式”医疗帮扶项目,与天津援青医生们在他乡见面,团队成员倍感亲切。通过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医院基本情况、当地医疗情况、医疗帮扶投入和面临的困境,“通过医疗支援,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天津援青专家、泽库县人民医院金健院长无意中提到的这两句话让实践团师生无比动容、肃然起敬,在组团式帮扶基础上,援青医生“师带徒”“手把手”,锻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助力了黄南州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03
产业调研
聚焦特色产业
为黄南品牌建设“把脉开方”
实践团与“一市三县”发展与改革局组织的干部群众代表进行深入访谈和问卷调研,实地走访位于泽库县产业园的雅稞牦牛生态农牧业资源开发公司与青海西北弘有机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多维度、全方位地对黄南州各市县的特色产业发展与产业龙头品牌建设进行调研,为当地做大产业特色、做准产品定位、做活传播推广开出“良方”,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支援和乡村振兴。实践团师生通过实地调研和梳理资料,结合各市县实际情况,提出高校与企业可以加强联系,将直播助农作为对口支援的内容之一,帮助更多的企业开拓销售渠道,培育特色产业;此外,可以依托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在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的经验与实力,由本硕学生组队进行统计调查和市场分析,更好地促进企业了解产品及主要竞争产品的销售现状,助力企业市场细分、产品改造与新产品开发。
实践团实地考察了天津民生支援重点项目——河南县自来水厂,对口支援带来了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切实解决了当地部分民生问题,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满意度;在访谈交流与实地感知中,实践团师生了解到天津投资援建的多禾茂乡至优干宁公路总长24公里的三级油路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有效提升了县域联通能力,进一步助力牦牛特色扶贫产业发展。
04
文旅调研
挖掘地域文化
加强民族团结阵地建设
尖扎县德吉村和来玉村,是天津援建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点,实践团师生实地考察“文化旅游+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思路的帮扶成效,提出着力挖掘文化特色,讲好脱贫故事,大力发展沿黄河旅游带,带动农牧民增收。实践团成员表示,“作为大学生,希望未来有机会扎根基层一线,利用专业知识,凝聚青春力量,在广阔的乡村建功立业。”异地搬迁是“输血”,文化旅游是“造血”,这些都实实在在地扩大了民生福祉。
实践团参观了天津援建的黄南州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与科学技术馆,深入了解黄南州在天津援青以来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深刻体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充分体会提升民众科学素质的重大意义。此外,实践团还深入黄南州党群服务中心了解“一院两厅三室五馆”建设情况;参观黄河南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览,深入了解黄南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05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本次实践为期5天,累计行程达5478公里。5天来,实践团共进行了9场现场研学、7场场景研学、4场体验研学和7场访谈交流,累计11个红色教学点,涉及4条教学线路和5个红色教学主题,累计录制青春微课6场。
本次社会实践的顺利成行,需要对天津市合作交流办和天津援青指挥部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实践团所到之处均受到了所在县委、县政府及天津援青干部、医生、教师等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与帮助。实践团将充分利用此次调研实践得到的客观、真实、有效的信息,兼顾实际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真正实现“调”以务实、“研”以致用,让调查研究成果更好破解难题、推动工作,为政府部门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贡献高校力量。